教师评先评优,岂能“做得好”不如“说得好”?

2019-01-21 662
摘要:钟洪尧 期末来临,教师的评先评优也提上了学校工作的议程。但凡评价,必然会招致一些异议,尤其是在衡量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方面,若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来考核,容易受人诟病,再加上名额有限,学校往往也左右为难。故此,本来应该严肃对待的评价考核很多时候异化为轮流坐庄的游戏,评价流于形式。 针对这一现象,近日《中

钟洪尧

期末来临,教师的评先评优也提上了学校工作的议程。但凡评价,必然会招致一些异议,尤其是在衡量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方面,若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来考核,容易受人诟病,再加上名额有限,学校往往也左右为难。故此,本来应该严肃对待的评价考核很多时候异化为轮流坐庄的游戏,评价流于形式。

针对这一现象,近日《中国教育报》刊发《学校评先评优不可游戏化》一文进行评论,里面讲了一个小故事——一次评优,有两位教师符合条件,校长安排其在全校教职员工大会上述职。两位教师都列举了自己的教学成绩和班主任工作。一位教师表示,班上有学生生病,他总是第一时间亲自送医院。另一位教师则说:“我每天早晨带学生跑步做操,学生从年头到年尾没有生病的。”虽然文章里没有说评选结果,想必读者也能猜得到。

但是,通过述职这种口头表达的形式来评判老师的教育教学成绩恐怕有失公允,特别是当两位候选老师的业绩不相伯仲时,采用述职方式来一判高下更要慎之又慎。就以上事例而言,且不说“学生从年头到年尾没有生病的”不合常理,单从表述来看,就是比之前者,运用夸张的手法进行烘托,以便赢得领导和同事的认同,未免胜之不武。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教育教学工作应该脚踏实地,不应传递出“做得好”不如“说得好”的错误导向。

另外,每个老师的性格特点、表达技巧、语言风格不尽相同,不乏有只知埋头工作而不善于自我褒扬的老师,他们的述职可能平淡如水,但这绝不能说明他们的业绩稍逊一筹。如果因为口头表达功力不足就与优秀失之交臂,这不仅对当事教师极不公平,客观上也打击了更多默默付出的教师。评优评先的本意在于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让辛勤付出的老师获得学校和同事的认可,如果只要“说得好”就能脱颖而出,这就与评价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当然,“做得好”和“说得好”也不是对立的,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舆论环境下,教师适当加强宣传意识,运用技巧讲述自己的成绩是无可厚非的,教师的职业属性也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但是也要警惕教师述职时喜欢抖机灵、耍圆滑的苗头,形成错误导向。

“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被写进了十八大报告。在教师评先评优中更应深入贯彻执行。首先,教师的评先评优要有依据。学校不妨参照各地教学工作绩效考核办法,让数字说话,让大家口服心服。其次,要加大同行评价的权重,一个教师业绩如何,同年级同科组的老师了如指掌,尤其是学校教师队伍庞大的情况下,学校更要倾听同事的声音。最后,要参考学生评价的结果,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一定的判断,要杜绝完全背离学生期望的评价结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教学质量是教师职业的生命线,绝不是单凭能说会道就可成功的,只有教师的不懈努力,才能让生命线延绵不绝。无论是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是教师职业水平的提升,都有赖于老师们的踏实肯干、默默耕耘,教师的评优评先不妨先让“做得好”先行一步,再逐步兼顾“说得好”的口头工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