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众走向大众的六年,国产纪录片踏入仲夏夜之梦

2018-03-25 254
摘要:国产纪录片《极地》的出现,使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史诗级作品,不必去一味追捧BBC之类的纪录片王牌出品的东西了。 作者:文心 来源:传媒大眼影视测评组 2017年12月24日,央视和B站合作推出的国产纪录片《极地》在央视10套开播。作为一部大型藏地纪录片,该片展现了藏民在极端生存环境下的生存智慧,上线仅17天就获得了豆

国产纪录片《极地》的出现,使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史诗级作品,不必去一味追捧BBC之类的纪录片王牌出品的东西了。

作者:文心

来源:传媒大眼影视测评组

2017年12月24日,央视和B站合作推出的国产纪录片《极地》在央视10套开播。作为一部大型藏地纪录片,该片展现了藏民在极端生存环境下的生存智慧,上线仅17天就获得了豆瓣9.5的高分。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再也不必去一味追捧BBC之类的纪录片王牌出品的东西,因为我们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史诗级作品。

当然,中国纪录片能够走到今天,花掉的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

从凛冬到盛夏

国产纪录片终于迎来自己的“大片时代”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国产纪录片算是进入了自己的发展期。1990年,由吴文光执导的《流浪北京》,算是第一次将国产纪录片真正推向了世界舞台。该片虽从未在国内公开播放过,但却先后在多个国际电影节上亮相——先是参加了香港国际电影节,接着是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新加坡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国际电影节,比参展参赛更重要的,是让世界第一次看到了中国纪录片的星星之火。

按说对于国产纪录片而言,这已经可以算作是一个不错的开始。可遗憾的是,在此后的若干年内,虽然也出现过《大夏国遗址》这样的优秀作品,但国产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的影片类型,却始终没有形成更大的气候,每年能有一两部叫好的作品已很难得。而中国观众对高质量纪录片的印象,也依然停留在BBC、国家地理和NHK这些来自外国的老牌纪录片节目。

直到最近六年左右的时间,国产纪录片才开始进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快速发展期,也井喷式的出现了很多质量上乘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平均每年都会有十多部能够引发全社会热议的精品出现。这些作品不仅题材繁多,质量上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在电视荧屏上引发收视热潮的同时,甚至直接进入院线放映。而其日益国际化的制作水准,也引来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据《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7》显示,2016年中国纪录片的年生产总投入为34.2亿元,总产值超过52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10%。这些数据都表明国产纪录片已正式进入“大片时代”,真正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仲夏夜之梦。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

拉开国产纪录片商业化时代的序幕

2012年5月,一部名为《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在几乎毫无任何宣传造势的情况下在央视首播,随即掀起了一股收视狂潮。抛开该系列作品的大投入、大制作及高水准不谈,由其造成的影响还是不免让人惊叹于国产纪录片也能拥有如此大的市场和受众群体。

在2013年亚洲电视节、欧洲阳光电视节和2014年戛纳电视节等多个重要的国际影视节、影视展中,《舌尖2》未播先售。包括德国、法国、奥地利、意大利、澳大利亚、比利时、西班牙在内的30多个海外机构跟进购买,韩国、泰国、美国、俄罗斯等国甚至出现了一个国家多个机构争夺同一作品的罕见现象。随着《舌尖3》的正式开机,这一系列作品不仅成为中国纪录片领域内最值得研究的成功案例,同时也是国产纪录片强势崛起的一个缩影。

自《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后,优质的国产纪录片就开始呈现井喷状态,《货币》、《京剧》等作品的推出,一次次掀起收视热潮与话题热度。国产纪录片也一改以往与收视率、经济效益相脱节的半公益项目形象,为业界竖起了文化与商业完美结合的标杆,就此拉开纪录片进入商业化大片时代的序幕。随着这一市场渐渐形成越来越完备的产业化流程,相对更成熟的市场化规则、标准以及制作团队越来越高的职业素质,也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得以完善。

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一标志性政策的出台,等于是为国产纪录片真正由事业发展转向产业发展打开了一扇大门。来自政策层面的对于纪录片事业的扶持和推动,尤其是对“繁荣创作、扩大播出、培育市场、完善管理、加快走出去”等一系列战略发展方向的明确提出,都为纪录片进入发展快车道提供了无尽的助力。按照政策要求,省级卫视频道的纪录片播放时长不得少于“30分钟”,对优秀的国产纪录片要优先予以安排播出,“一剧两星”等政策甚至直接被转化成纪录片的市场红利,刺激着纪录片生产的空前加速。

自2016年起,纪录片在一众主流平台上开始拥有自己的阵地,甚至形成了“1+3”的战略格局——以央视纪录频道作为国家级专业频道为首,北京纪实频道、上海纪实频道、金鹰纪实频道三家省级纪录片专业上星频道为辅的纪录片专业播出平台。

2017年7月中旬,由央视纪录频道发起的中国纪录片制作联盟和播出联盟宣告成立,并确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QS体系——纪录频道节目质量控制体系,这也标志着国产纪录片行业从此结束了单打独斗的状态,进入一个联盟化发展的全新时代。

这一系列利好趋势的形成,显然与作为国家级媒体平台的央视有着不可分割的直接关系。正是因为央视纪录频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做热了纪录片的平台,也随之做大了整个市场,成为国际纪录片界代表亚洲的重要一极,纪录片制作的社会化生产大平台已经形成,和当前国际通行的纪录片生产模式接轨。

寻求国际合作+挖掘民间力量

内外兼修的国产纪录片势必走得更远

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可以从题材、表达、专业品质三方面来考量,对可看性、欣赏性、娱乐性、真实性、历史性等要求都很高。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重自身文化软实力建设以及国家战略的对外传播,纪录片作为一种相对特殊的影片类型,已经成为世界各类电影展映、电视节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单元,也成为文化传播的又一新热点。正是借助这一客观大趋势,国产纪录片开始尝试打破文化壁垒,不断推出创新型作品,让世界读懂中国故事。

除《舌尖上的中国》系列作品外,《一带一路》已翻译成十几种外语在境外播出;《第三极》被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采购,在其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网络上播出;《超级工程》在意大利探索频道(Discovery)播出后,良好的口碑度也让该系列的第二季作品继续在该频道播出……正是通过一部部优质的国产纪录片,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慕名来到中国,体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也让国产纪录片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一张新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联合摄制已经成为国产纪录片进入国际主流平台播出的一种主要方式。在最近六年的发展期中,光是央视纪录频道启动的国际联合摄制项目就多达23部,总时长超过了80小时,并先后打造出《大太平洋》等一众优秀作品。纪录频道投资英国广播公司(BBC)联合摄制了《生命的奇迹》、《非洲》,投资美国国家地理频道(NGC)联合摄制了《秘境中国之天坑》等;

共同投资并拍摄了《中韩建交20周年纪录片系列》、《来自澳大利亚的故事》等;自主投资邀请英国纪录片导演菲尔·阿格兰及团队承制纪录片《云与梦之间》,邀请国际顶尖水下摄影团队参与《发现肯尼亚》,邀请奥地利航拍团队参与《大黄山》。

在对外寻求国际合作的同时,纪录片也在不断对内挖掘民间的创作力量。近几年来,不断涌现出一批充满时代气息的、讲好真实故事的优秀纪录片,其中一些作品甚至引发了现象级的全民话题。比如《我从新疆来》《人间世》《生门》《不如跳舞》《我们的青春》等作品,真正做到了关注社会矛盾,聚焦特殊群体,映射世间百态,讴歌生命青春,思考人生意义,展现国人风貌等主题。

随着民间力量的不断壮大,国产纪录片早已跨过了省级卫视及纪录片专业频道的门槛,真正走入民间。据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CDRC)之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民营公司投资到纪录片作品的预算每分钟最高达8.8万元,其实力已经能够与央视看齐,《重生》、《兰州蓝》等作品就出自这些热衷于文化事业的民营公司之手。

而新媒体的发展,也给了纪录片更多的想象空间,直接催生出更多的“网红纪录片”。相关调研数据显示,中国网民最喜欢历史、社会题材的纪录片作品,而红色题材、医疗题材及文化题材的纪录片也同样颇受欢迎。《筑梦路上》《长征》《我在故宫修文物》《伟大的一餐》《自然的力量》等作品,都是曾经倍受追捧并引起全民话题的的网红纪录片。


推荐文章

应用 AI 技术媒合网网红与求职人才,专访 AnyMind CEO十河宏辅

华为手机入美遇阻碍,任正非最新谈话强调不要害怕跌倒与非议

恩智浦股东以报价太低,再提拒绝高通收购

阿里云凌晨表态:绝不会发行比特币也不会提供挖矿平台

2017 年非碳能源产业阵亡名单,住宅太阳能是重灾区

美团队展示与拓朴绝缘体相关的新型磁阻效应,有望改善未来电脑运算及储存功能

黄金关键变局,金价、日元、美债三角连动崩解?

继施尧耘之后,又一量子计算大牛入职阿里巴巴达摩院

虚币市值蒸发 40%!若屠杀潮持续,美股恐跟着跳水

苹果摊手vivo微笑,调研称指纹识别才能解锁手机未来

传明年 iPhone 将缩短「刘海」大小,横着看将更加顺眼

全球二手衣回收市场消失,快时尚将酿环境灾难

电动车买气恐降温,中国砍补助,今年增幅或低于 10%

边缘运算加速 AI 与 5G 发展,至 2022 年市场规模 CAGR 将逾 30%

防止 3 月底前无法通过审查,东芝计划届时将半导体业务上市

微软研发人工智能,单凭文字就可以作画

美学者运用“白色石墨烯”夹层,大幅提升陶瓷材料的延展性和强度

纳米粒变色窗 LaWin,遮光抗热还兼储存太阳热能再利用

SpaceX 和波音公司推迟载人飞行时间表,或将影响国际空间站退役时间

比特币暴跌后必暴涨?9 千为买点,年底上看 2.5 万美元